黨課講稿:從《覺醒年代》回望初心使命 黨課黨課講稿:從《覺醒年代》回望初心使命講稿:從《覺醒年代》回望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: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;走得再遠、走到再光輝的未來,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,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(fā)。</p>黨課講稿:從《覺醒年代》回望初心使命

建黨百年,我們黨從無到有、由弱到強,我們以自己是一名中國共產(chǎn)黨員、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。

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,今日之中國,早已不是百年前之羸弱,革命先驅的理想正在一步步變?yōu)楝F(xiàn)實,我們從未像現(xiàn)在這樣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,我們從未像現(xiàn)在這樣充滿自信、充滿堅毅、充滿力量。
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中國共產(chǎn)黨一經(jīng)誕生,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。

一百年來,中國共產(chǎn)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、一切犧牲、一切創(chuàng)造,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: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

前段時間,我一直在觀看熱播劇《覺醒年代》,感悟那個時代國家之混亂、社會之動蕩、民生之凋敝,感悟那個時代思想之啟蒙、民族之覺醒、先驅之奮斗,更覺我們黨初心使命之偉大、初心使命之珍貴、初心使命之艱巨。

陳獨秀、李大釗、毛澤東、周恩來、陳延年、鄧中夏,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躍然于屏上、浮動于腦海。

如果身處那個時代、與他們相識,我們能否像他們一樣?我這里有三個問題,大家一起思考。

一問自己能不能做到心存大義、志存高遠?陳延年、陳喬年出生在安徽安慶最富裕的家庭,家中良田千畝、金鋪古玩店眾多,父親在北大任職,家庭如此優(yōu)渥。

但他們從小就很勤勞、主動幫助傭工干活,陳延年17歲帶著弟弟踏上求學之路,他們兄弟二人不靠家庭、勤工儉學,赴法留學歸國后積極投身革命事業(yè)直至壯烈犧牲。

陳喬年的履歷表,前段時間火遍全網(wǎng),表上“家庭”一欄標注著“官僚兼地主”,職業(yè)一欄赫然寫著“革命”二字。

舊社會的中國積貧積弱、任人宰割,面臨著開除“球籍”的危險。

有多少人選擇了救亡圖存、革命的道路,又有多少人選擇了偏安一隅、茍且地活著。

在陳獨秀的飯局上,胡適坦言:我們文化人是“士”,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。

修身一直在進行,至于齊家,你陳獨秀和李大釗如今已是人中呂布、馬中赤兔,我想不明白為何二位要自毀前程,甚至不惜連累妻兒老小?李大釗反駁到:人不能為了自己而活著!你到長辛店去看看那些破敗不堪的工棚,你去津浦線看看那些餓殍千里的難民,你再去前門大街看看那些沿街乞討的乞丐,我們難道不該為他們干點什么嗎?“鐵肩擔道義,妙手著文章”,這是李大釗一生的真實寫照。

大義與小我,一個人的選擇決定了他未來的路。

電視劇的結尾,李大釗護送陳獨秀離京,看到海河邊上老百姓民不聊生、流離失所,陳獨秀跪地嚎啕大哭,他想通了、他要建黨。

李大釗問他為何建黨,陳獨秀答到:我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