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“七一”黨課講稿(第二版) 1/1141142024年“七一”黨課講稿根據(jù)支部安排,在“七一”前夕我給大家講一次黨課。</p>2024年“七一”黨課講稿(第二版)

這次黨課的主題是:入黨“三問”,爭做合格黨員。

我將從三個方面談一些想法,與大家一起共勉。

第一方面:從心入黨,在追問“為什么入黨”中砥礪奮進我為什么入黨?對每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來說,這是終其一生的靈魂叩問和內(nèi)心自省。

入黨,是神圣而崇高的。

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,入黨往往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、血與火的洗禮;和平建設時期,入黨常常意味著興國安邦、奉獻為民的責任擔當。

“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。

同樣,對于入黨每個人都有不同答案。

我從入黨宣誓到今天,不覺一晃1717年。

回顧初心,我的答案只有兩個字:信仰。

信仰中國共產(chǎn)黨,因為在我心中中國共產(chǎn)黨是一個帶領(lǐng)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政黨,是一個懂得自我反省、自我約束的政黨。

有一位哲學家說過:一個人,一個民族,他所信仰的不應該是束縛自己手腳的桎梏,更不應該是絞殺自己的繩索,而應當是一股風,一股催你挺進、催你跋涉、催你奮斗的風。

而中國共產(chǎn)黨它就如同這樣風隨時、隨地帶你前行。

入黨是對一個人忠誠度的考驗,是一個人恪盡職守的體現(xiàn),更是一個人不斷追求上進的目標。

在當下,黨員發(fā)揮著其先鋒模范作用,2/114114當我們驕傲地說出自己的黨齡,展示黨員風采時,有多少雙羨慕的眼光投來,又有多少顆崇尚、向往的心因為黨,因為黨的信仰而聚攏。

在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活動熱潮中,不論黨齡多長,不論職位高低,每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都應對照黨章,時時想一想“我為什么入黨”這個厚重命題,時時看一看自身思想言行是否符合共產(chǎn)黨員的標準。

第二方面:以行為先,在思索“入黨做什么”中牢記宗匕日人視水見形,視民知治不。

《史記》中“以民情為鏡”的論述很好的回答了“入黨做什么”的這個問題。

人民,常常被比為載舟的水,喻為種子的土地,視為枝葉的根本。

翻開9090多年來的奮斗史,正因黨旗上始終銘刻“人民”二字,我們黨才獲得了深厚的土壤與不竭的動力。

從推出淮海戰(zhàn)役勝利的手推車,到白山黑水間“我為祖國獻石油”的激情;從“大包干”契約上按下紅手印,到“汶川一代”“鳥巢一代”展現(xiàn)的公民意識,人民成為革命、建設和改革的動力之本和智慧之源。

群眾利益無小事。

群眾的一樁樁“小事”,是構(gòu)成國家“大事”的“細胞”。

小的“細胞”健康,大的“肌體”才會充滿活力。

對老百姓來說,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,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,有的甚至還是急事、難事。

正如19641964年,縣委領(lǐng)導班子提出改水患為水利,旱田改水田,種植水稻的“稻改”決策,徹底擺脫了洪澇災害之苦。